【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物价水平呈现企稳回升趋势。 CPI同比由下降转为上涨。核心CPI增速连续第六个月扩大。 PPI环比首次上涨,释放出内需加速复苏、经济周期基本畅通的积极信号。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0.2%,涨幅较9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其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升至2024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创19个月高点。这一变化清楚地表明,在消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较大的短期干扰后,国内消费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动能的恢复。服务消费,相对稳定。具体细分品类中,国庆、中秋假期服务消费拉动明显。 10月份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8%,酒店住宿、机票、旅游等价格环比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与此同时,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其中,黄金首饰、铂金首饰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0.3%、46.1%。劳动力面价格也出现积极变化。 10月份,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9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收窄;更重要的是,PPI环比上涨0.1%,9月份持平,这是今年以来的首次上涨。表明重点行业产能管理在持续推进的同时受惠于推进,光伏、电池制造等行业供需关系持续改善,部分工业产品需求回升。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物价总水平的企稳回升表明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将继续发挥作用,内需正在加速复苏。从8月份以来的物价走势来看,CPI同比下降0.4%回升至同比上涨0.2%,PPI同比降幅从2.9%收窄至2.1%,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展望未来,随着5000亿元新政策性金融工具投资完成,现有及新增政策持续发力,综合竞争持续推进,物价有望进一步稳定,价格中枢有望回落。适度。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期,CPI有望从低位温和回升,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价格总中心将达到温和上涨的新水平。 (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