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冯学智 叶澜】编者按:粤港澳主要道路的人行天桥、建筑外墙上挂满了“激情国赛,活力大湾区”的横幅和海报。吉祥物“喜洋洋”、“乐蓉蓉”巨型公仔出现在尖沙咀,吸引市民和游客打卡拍照……“全运热潮”即将到来。第十五届全运会(简称“十五运会”)将于11月9日开幕。这项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在港澳地区引起强烈反响。除了各国运动员在竞技舞台上展现实力和自信外,全运会也为当地体育产业和文化旅游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树培表示,此次活动分为三个领域,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融合,也为未来可能的跨境活动提供参考。香港01网7日发布新闻稿称,“本次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比赛,更是一次动员全城、联通国家、激发活力的重大机遇。”香港最重视击剑,澳门夺得首金。本届全运会共有报名人数22139人,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73个代表单位以及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体育协会。其中,报名人数最多的是东道主之一的广东省代表团,共有1693人。主办方香港和澳门也派出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其中,香港代表团人数本届比赛报名人数达到913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进入代表团规模前十名。澳门代表团共派出430人,也创历史新高。本届全运会共有34个大项、400多个小项。香港将举办八项体育赛事,包括男子22岁以下篮球、场地自行车、击剑、高尔夫、男子手球、七人制橄榄球、铁人三项、沙滩排球以及群众性保龄球项目。它还将适用于公路和马拉松自行车赛事。香港媒体报道称,香港代表团成员包括石贝、邓俊文、谢映雪、黄镇廷和杜凯勤。他们都是顶尖运动员。比如,她就是“飞鱼女”,曾获得4枚奥运奖牌。邓俊文和谢影雪这对羽毛球混双组合在国际比赛中多次取得胜利。乒乓球混双组合“黄杜培”也曾亮相过他多次登上世界比赛的领奖台。近年来,香港涌现出不少体育新星,包括网坛“大哥”黄泽琳、网坛“新女单车”、高尔夫球手徐龙怡等。“香港在击剑方面有很大优势,值得一看,可惜决赛门票提前售完,一票难求。”家住旺角的徐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届全运会击剑项目将于15日至20日在香港启德体育园体育中心举行,共夺得12枚金牌。香港男子花剑队由世界排名第一的蔡俊贤和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张嘉朗领衔。蔡俊彦在今年7月的世锦赛男子个人花剑比赛中夺得金牌,世界排名升至榜首。对于赛前的球队,蔡俊彦充满信心,“我认为我们不想见到任何人。” Z杭嘉朗坦言目前仍在半假,但他强调“我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在香港主场取得好成绩”。上届全运会,香港击剑队获得1银5铜,其中男子花剑团体赛获得2枚铜牌。今年,凭借主场优势,球员们有望争夺金牌。自行车也是香港队的强项。香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枚金牌由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黄金宝夺得。他也是全运会获得奖牌最多的香港运动员。 13日至17日,李思义率领的香港田径队将在香港单车馆比赛,力争在主场实现四枚奖牌的目标。澳门体育代表团有近300名运动员。他们将参加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23个项目。澳门赛区将举办五场比赛项目包括乒乓球、三人篮球、五人篮球(男子18岁以下)、排球(女子成人组)和空手道。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前完成的各项赛事中,澳门代表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1月6日,在澳门举行的全运会男子业余空手道团体决赛中,澳门队战胜香港队,夺得冠军。这是澳门参加全运会以来夺得的首枚金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亲自为澳门运动员颁发奖牌。岑浩辉表示,很高兴见证澳门运动员在首次主场比赛中夺得金牌。他形容澳门运动员表现出色、实力雄厚,为“充满活力的澳门”打下基础。 “我很高兴能够在我家门口为全国性的体育赛事提供服务。”香港、澳门为本届纳博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国家游戏。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香港赛区首个赛事沙滩排球的比赛场地,地处繁华商业区的维多利亚公园(Victoria Park),不仅设有专为比赛而建的专业沙滩排球场,还设有可供市民和游客免费比赛的“乡村比赛”。迷你沙滩排球场、击剑、篮球、铁人三项等比赛摊位人气旺盛,市民可在比赛中体验香港举办的运动之美。家住铜锣湾的李女士因为观看了10月31日首场沙滩排球比赛,维多利亚公园成为了他昔日带孩子散步的好去处。上小学的女儿辍学后,李女士将女儿在维多利亚公园打满了所有“乡村比赛”,并用比赛通行证换取了全国比赛纪念品。 “我的女儿很安静、内向。体育运动维多利亚公园的环境非常浓厚,也很有趣。 “希望她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热爱运动。”李女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沙滩排球比赛期间,身穿白色T恤的志愿者们是维多利亚公园的一道靓丽风景。港岛妇联会主席金玲担任沙滩排球项目媒体助理,连续几天参加志愿者服务。“大家都很兴奋,也很自豪能在家里像国家体育赛事一样服务。”金玲告诉记者,共有他的俱乐部里有42人被正式任命为志愿者,其中有年轻人、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也有退休多年的老人。“虽然大家经常是早上6点多才到现场,而住得远的人下午5点就要出门,有的志愿者还得顶着烈日执勤,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全运会香港赛区协调办公室表示,全运会香港赛区于2024年7月启动志愿招募,原计划招募1万人。计划推出后,社会各界反应热烈,收到超过3万份申请。为让更多市民参与活动,主办方决定增加志愿者人数,最终正式提名超过16,000名志愿者为志愿者。为方便市民观看第十届全运会及残奥会赛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日前宣布,将在全港18区指定体育场馆设立“第十届全运会及特殊残奥会活跃观看站”,开放时间为11月9日至21日和12月8日至15日,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8时至15日。晚上 11 点纽约各大商场也公布了比赛的直播安排,部分商场将设立大屏幕供市民免费观看比赛。澳门还推出多项措施庆祝第十五届全运会。据澳门文化局介绍,第十五届全运会注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技术官员和媒体人员可凭个人身份证免费参观澳门博物馆、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博物馆、澳门科学馆、澳门林则徐纪念馆等30个文化设施和博物馆,“让参加者参与国家体育赛事,体验澳门经济文化”。此外,澳门赛区还推出摄影和短视频比赛,鼓励市民和摄影爱好者用镜头捕捉运动员的英勇场面和观众的热情场面,以多种方式支持国家体育赛事。中号任何一个港澳市民都列出了必打项目,包括击剑、自行车,他参加的是100米和200米自由泳。 “15号击剑,16号场地自行车(自行车),17号高尔夫。我会为运动员加油!”来自香港的环女士购买了三场活动的门票。吴先生说他最喜欢的运动员是游泳运动员潘占乐。潘占乐去年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金牌。 “看到我的偶像身披国旗登上领奖台,为国家争光,这种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体育赛事不仅仅是比赛。除了运动员、观众、赛场内外志愿者的参与外,与赛事相关的周边消费也是全运会的重要契机。连日来,港澳学会一直在讨论如何利用全运会效应带动本地文化旅游产业。何香港传媒注意到,不少香港全运旅游产品,如“全运七人制橄榄球门票+香港海洋公园门票”、“全运击剑门票+香港昂坪360缆车门票”等,主打一至两天自由行,吸引赛事型游客,拓展香港深度游。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透露,11月中旬酒店预订率达到70%,第十五届全运会主题纪念品及相关周边产品也开始销售,部分产品销售情况理想。据全运协调办公室统计,截至10月底,授权产品总销售额突破1000万港元,盲盒系列、徽章等尤为受欢迎。联合新零售(香港)有限公司旗下28家门店均设有纪念品专门展示及销售区域第十届全运会和残奥会。该公司产品采购及运营总监李巨川告诉环球时报记者,9月底以来产品销量大幅增长。例如,68元的畅销款“十五运会吉祥物城市风光系列徽章/冰箱贴(香港)”已经长期售空。据了解,该公司此前已向香港中小学发出产品订购单,提供一站式订购及送货服务,学校踊跃回应。 “以竞争为桥梁”,大湾区协调发展。香港《大公报》称,全运会与奥运会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赛者全部都是中国运动员。香港市民普遍对它们更加熟悉、有更强的归属感。他们的故事更能有效激发公民的热情体育参与的美国主义。 “全运会不仅是一个竞技的舞台,也是推动香港体育发展的契机。”曾担任香港体育总会及奥委会副主席、并担任多个体育总会主席的贝俊琪认为,香港运动员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靠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香港媒体回忆,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内地与香港的体育交流就经常频繁。许多内地运动员来到香港加入香港队,直接将香港队的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特别是在乒乓球方面。比如,李静到香港后,与高来泽组成男双团体,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银牌。李静说:“当我还是一名运动员时,香港乒乓球队十人与国家一队、二队一起训练。国家队的技术和对抗特点让香港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乒乓球如此,所有体育项目也是如此。可以说,香港队目前的年轻球员正在享受着两区二回所讨论的两区长期体育的红利。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曾任国家自行车队教练的沈金康,一手培养出了黄金宝、郭鹤亭、李慧石等世界级运动员。又比如,“剑神”张家朗的伯乐,成为了执教香港击剑队20多年的内地著名教练王昌永。如今,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的体育联系不再局限于运动员和教练,而是延伸到整个体育产业的充分合作与交流。据《澳门日报》7日报道,澳门空手道运动员夺得金牌后,澳门体育暨奥委会主席马友恒表示,这一成绩是对澳门空手道项目发展的重要验证,也是澳门发展的新突破,对体育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希望澳门体育界未来能乘势而上,进一步优化训练体系,继续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互促,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体育交流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香港教育大学健康与体育学系高级讲师雷雄德认为,随着全运会不同地区代表团的到来,香港年轻人正在与他们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找到了了解异地文化的好机会。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也表示,通过举办全国运动会,香港人将加深“民族意识和自信心,以及对国家的自豪感和归属感”。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在接受香港01网采访时表示,全国赛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大湾区,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的软硬实力。他表示,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将在全运会期间访华。 “如果他亲眼看到香港的设施、市容、体育环境,比我说十个、一个更好”“百字。”他举了在维多利亚港举办的铁人三项赛事的例子,可以让观众同时欣赏到海峡两岸的风景。“内地人看到香港很漂亮,可以吸引游客,这是无形的经济效益。”“国家级体育赛事也可以理解为大湾区整体实力的展示,也是对三地合作机制的考验。”香港《大公报》说。去年11月,2024年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运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跨三区举行,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的“从0到1”正式比赛期间,运动员不间断地途经三地,以配合8日在香港举行的全运会自行车赛。h,澳门海事水务局联系客船公司,当天增加澳门往香港的客轮班次,以缓解需往来两地的市民和游客。香港01表示,粤港澳三地在区域管理、交通安排、通关便利等方面的密切合作,不仅体现了三地行政协调的效率和决心,也为未来联合举办区域性和国际性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香港可以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安排举办全运会等更多比赛。文章最后指出,十五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更是一项展示制度优势、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各项发展的国家工程。香港“以竞争为桥梁”连接各方为国家乃至世界体育强国梦想的实现做出贡献,也在国家发展规划中找到自己的光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