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何觉源 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开展面向服务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简称“实施”)。目标是到2028年,制造业致力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提升。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顶级品牌,打造100个创新发展高地。通用服务制造模式广泛普及,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制造是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当前,服务型制造仍存在问题如基础技术供给能力薄弱、共性体系不完善、共性模型在各行业、领域应用不平衡、统计监测困难等。时至今日,《实施方案》提出了7项基本任务和3项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定向服务创新发展。强化现代技术,《实施方案》建议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和模式修改,发布专门用于SERBad的制造业基础共性技术清单,推动共性技术研究,加快典型模式升级,探索服务制造新模式。
服务厂商的服务业提供专门做技术研发、设计、信息、财务等方面的支持。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实施方案》《意见》提出,发展壮大制造商重点服务业,发展科技工业、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和管理信息和质量管理服务等以类别为重点的制造模式。以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制造、消费品等MGA安全行业和领域为重点,加强政策协调和分类引导,推动共性服务制造模式广泛体现。加大重点行业定向服务业发展力度, 推动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产业优势地位整合升级,推动钢铁、石化、医药、船舶等行业提质增效。结合服务业制造业发展基础,《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组合应用,促进计算基础设施需求增加,改善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人工智能能力与服务型制造融合转型,提升数据网络与安全能力。 《实施方案》还明确,培育和完善共享制造,推进共享制造平台和共享工厂建设,开放检验试验源共享;开展服务业企业品牌提升行动,培育发展服务业龙头企业和领军品牌,加强品牌评审和宣传。开展联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打造专门针对劳动力需求、消费者需求、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推广应用。为确保任务落实,《实施方案》要求加强政策支持,包括将技术攻关关键成果应用纳入技术改造等支持范围;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企业按规定享受相关价格因素等支持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政府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强金融服务。